来源:ag九游会j9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:2025-10-09 01:50:24
日前,潮州饶平县岭头单丛茶文化嘉年华暨2025年茶叶质量评审大赛落下帷幕,为期三天的赛事期间,组委会对2025年生产的248份岭头单丛茶春茶(精制乌龙茶)茶样进行评审,最终决出茶王奖1名以及金、银、铜、优质奖若干。该活动不仅是饶平茶产业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推动茶产业链提档升级的生动实践。
从三百年前茶苗落地生根,到如今智能化生产线昼夜运转;从传统粗放种植,到“茶+广金钱草”生态种植试验田;从线下茶博会的人声鼎沸,到电商直播间里每秒跳动的订单数据……饶平,这座“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”,正以科技为笔、生态为墨,在16.14万亩茶山上书写着全产业链现代化的新篇章。
粤东山间云雾缭绕,饶平浮滨镇的茶垄在晨光中铺展成绿浪。晨雾未散时,茶农的指尖已掠过茶树新芽。三百年多前,茶苗在此落地生根,茶业血脉便在饶平的土地上奔涌不息,代代茶人以匠心守护着茶树的基因密码。上世纪80年代以来,该县产出的茶叶产品先后三十多次获得国家级“中国名茶”“文化名茶”和国内、国际各种博览会“金奖”。1991年,岭头单丛茶作为国宾接待用茶进入钓鱼台国宾馆。如今,岭头单丛占全县茶树八成以上,鸭屎香、大乌叶等品种点缀其间,构成一幅层次分明的茶田画卷。
作为广东省最大的茶叶种植县,饶平的茶产业早已突破传统农作范畴——从茶园到茶杯,一条标准化、数字化、国际化、品牌化的产业链正在山间延伸。岭头单丛茶先后获评“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”“潮州岭头单丛茶·岭南生态气候优品”“多彩茶乡——特色魅力茶乡”等荣誉称号,饶平单丛茶文化体系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。
茶产业在岁月中拔节生长。近年来,当地聚焦“生态茶园、茶业加工、茶业市场、茶旅融合”四点发力,做大做强茶产业链条,让全国“特色魅力茶乡”的品牌愈发璀璨。如今,该县拥有茶叶生产、加工公司589家,其中,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家,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6家,县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家;茶叶专业合作社247家,涉茶人口超过20万人。通过有机产品认证5家、绿色食品4家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家,“粤字号”农业品牌2家,获得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1项;区域内获得富硒茶认证企业10家、认证面积4150亩,是广东省第一个获得第三方富硒产品认证机构产茶县。
若将凤凰单丛比作吟诵风土的诗人,岭头单丛则如严谨的科学家,以标准化工艺复刻大地的芬芳密码。近年来,饶平县以科技赋能茶产业,推动传统作坊式生产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跨越,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到万千茶农,机械化的浪潮正重塑这片茶乡。
走进濡园茶叶种植基地的智能车间,选茶、筛茶、拼配、烘焙、包装等工序在系统操控下精准运转。总经理张国锋介绍,今年年初引进的自动化设备矩阵贯穿全产业链,智能色选机以光学镜头识别茶叶品质,选净率超99%;静电筛选机采用双层振动筛与静电吸附技术清除杂质;六道拼配机实现六种原料的量化调控;智能烘焙机精准控制温湿度,统一茶叶风味;自动包装机在冲氮罐装模式下每小时完成1200罐,给袋模式每分钟包装40包,兼顾锁鲜与效率。“从鲜叶采摘到终端销售,科技让茶叶品质更稳定、成本更低。”张国锋说。
濡园的“智变”是饶平茶产业升级的缩影。在饶平县特力烘干机厂,热风管循环系统让茶叶受热更均匀,精准激发色香味。产品经理林禧乔展示着智能化烘焙设备:“我们引入先进生产线,配备高精度仪表和控制管理系统,可定制不同设备,推动茶商茶农标准化生产。”目前,该厂机械已具备自动化操作能力,故障率降低,常规使用的寿命延长。
“全县茶叶加工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,尤其是烘焙环节,从人工炭焙转向高效机械。”饶平县农业科学技术中心负责人林伟秋表示,下一步将加强与茶企、设备企业的合作,研发更多新型设备,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茶产业的科技变革不仅限于生产端。作为国内智能茶具主要供应地,饶平占据全国70%的市场占有率,全自动电茶壶、电热壶等产品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,智能茶具企业2024年总产值近10亿元,为茶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“硬件”保障。
从一片叶子到一杯好茶,从传统工艺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。而今,饶平的茶香正随着科学技术脉动飘向更远。
如果说机械赋能重塑了制茶工艺,那么生态种植则重构了茶园的底层逻辑。去年5月起,饶平县建饶镇携手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,在茶园中引入广金钱草,开启“茶+广金钱草”间作模式,探索“以草养地、以草治草、以草护茶”的生态种植新路径。
建饶镇通过镇茶产业协会牵头,积极对接茶产业专家,为茶农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,试验推广“茶+广金钱草”间作模式做试验。目前,该模式已推广至12个茶叶种植主体做试验种植。
广金钱草,这种岭南道地草药,缘何备受青睐?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、生态学博士林威鹏对记者介绍道:“作为多年生豆科植物,广金钱草根系发达、生长迅速、耐阴性强,宽大肥厚的叶片,能有效覆盖地表,有效抑制茶园中的杂草生长,减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,降低环境污染,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。其次,其发达的根系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固土,减少茶园中的水土流失,提升茶园的生态稳定性。广金钱草的固氮能力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,减少化肥使用,提高土壤肥力,促进茶树健康生长。
“更重要的是,茶园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,这是茶农切实可见的收益。”建饶镇茶产业协会会长曾大庆表示,广金钱草的引入减少了除草剂和化肥的使用,节省了除草施肥的人工费用,预计每年可减少相关成本1000元/亩。
小草的生长见证着更宏大的生态图景。在规范农药经营、强化执法监督的护航下,饶平全县生态茶园建设正加速推进。当地常态化开展茶叶质量检验,2024年共开展茶叶(含毛茶和茶青)检测511批次,合格数511批次,合格率100%;2025年上半年检测108批次,合格数108批次,合格率100%。目前,全县获得茶叶类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11家;被认定为省级生态茶园9家,申报面积0.62万亩;被认定为市生态茶园77家,认定面积2.7万亩;通过国家富硒产品(茶叶)认证企业10家,认定面积4150亩。
此外,饶平已获得“全国重点产茶县”“全国特色魅力茶乡”“全国无公害农产品(茶叶)生产示范基地县”“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单位”等多个荣誉称号,饶平单丛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项目。区域内绿岛农业、宋凰茶业、三庐香茶业等企业茶叶产品已获得欧盟、美国、日本有机产品认证;通过有机产品认证5家、绿色食品4家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家,“粤字号”农业品牌2家,获得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1项,用标单位9家。
投资2.17亿元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验收,粤闽茶叶交易会展中心破土动工,抖音直播销售额三年增长23倍……在茶叶种植之外,饶平县正以茶旅融合、会展交流、电商突破等为支点,撬动传统茶产业向全链条现代化转型。
在浮滨镇的茶山间,一条崭新的茶旅观光通道蜿蜒伸展,将坪溪茶区的生态画卷与文旅体验紧密相连,投资2.17亿元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通过验收;计划总投资3.38亿元的饶平县茶蔬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(粤闽茶叶交易会展中心)正火热建设,项目占地面积约40亩,总建筑面积约4.93万平方米,建成后将成为饶平茶产业链接全国市场的枢纽和地标。
产业园建设与茶旅融合双轮驱动。除会展中心外,浮滨镇同步推进茶园道路升级与设施提升,为茶旅走廊注入动能。总投资5.43亿元的凤凰山茶旅走廊浮滨坪溪文旅项目,在2022至2024年间实施9大核心子项,将坪溪片区打造成集茶文化体验、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文旅经典区。茶山不再是单一生产空间,而是蜕变为承载产业升级的立体平台。
当传统茶香邂逅数字化的经济,饶平茶产业正在云端开辟新战场。2024年全县茶叶全网销售额达3.87亿元,电商直播平台占比从零跃升至23%,见证着消费习惯的深刻变迁。
记者从饶平县电商办了解到,饶平县以单丛茶电商为突破点,围绕茶叶电商举办一系列品牌宣发活动,并指导了茶农解决SC认证等商品上架问题;大力培养电商人才,同时以“北货南卖”的方式推动中北部茶叶和南部电商人才的资源整合,优化资源配置,推动以茶叶为突破点的农产品线上销售。
同时,饶平茶叶贸易流通日趋活跃,当地充分的发挥县茶叶协会的牵头带动作用,积极组织、引导茶企参加广州、深圳、成都等地举办的茶叶博览会等活动,共组织参展茶企84家次,组建展馆1400平方米,接待客商超2万人次,现场交易额400多万元,交易量近万斤,签订订单量262个,意向交易量30万斤,交易额3000多万元 。